close




春分食 桑葚


 

台灣孩子都認識桑樹,第一個是生物觀察課養蠶寶寶要摘採桑葉餵養,

跟著爸爸媽媽走遍街頭巷尾和公園尋找新鮮的葉子回家餵蠶。



第二個是初春桑椹結果的季節,綠色的朔果吐出白色的花蕊後,

果實逐漸轉成紅色與紫色,酸酸甜甜的黑紫漿果,是春天常見的野生小果。

熟透的桑椹因為不耐貯存,超市通路不般是看不到的,通常是自行採摘或是菜市場才看的到。

買回來的桑椹,一水洗就得快點吃掉,不然容易發霉腐壞。




華人食用桑椹,跟桑樹一起生活其實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除了在華南地區,
人們種桑,養蠶取絲有悠久的歷史,並形成長江三角洲流域重要的產業。

 

 

 



桑樹可說是渾身是寶,除了因為木質輕軟不適合當當做家具用途使用,

桑樹可說是渾身是寶──樹皮可造紙,果實可食,全株還可以入藥。

加上桑樹在溫暖的地區隨生隨長,家族種類繁多,遍生中低海拔山地及平原。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指出:桑椹搗汁飲,解酒中毒。桑椹果實中,

鐵和維生素C含量高,此兩種成分和造血有關,所以說桑椹是補血佳品也不為過。

對婦女、小朋友、神經衰弱及及失眠症患者、氣血虛弱者頗有益處,

因此,趁著春天來臨,食用頗有滋補益處的桑椹吧!




 


萵苣學名Lactuca Stativa, L,英文名Lettuce,是菊科一到二年生的草本植物,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以及中國大陸北方西伯利亞一帶。為歐美各國之重要蔬菜,

品種繁多。從葉片柔軟滑順的奶油萵苣、色彩繽紛的紅黑色萵苣,

葉子清脆挺拔的蘿蔓萵苣,到華人很熟悉的莖用萵苣,都是萵苣家族的成員。

遠在西元五、六世紀時,萵苣以千金菜的名字從西亞傳入中國,於是從南到北都有所種植。




台灣的葉用萵苣,是日據時期從日本傳入栽培,以西餐食用為主。


莖用萵苣則由中國大陸及美國輸入,吃它的葉的時候,台灣人親暱地喚他為「A菜」

葉子味道清苦,是大人才能好好體會的滋味;吃它的莖的時候,把外皮削去,
就是台灣人很熟悉的菜心啦!碧綠的菜心可以炒食,可以涼拌,味道甘美,是素食餐桌的常客。

從野生植物馴化來的萵苣,因為品種繁多、生長期短、生產國多,
在颱風水患蔬菜短缺的季節,這種可以生鮮貯藏運輸的國際蔬菜,價格波動相對小適合選購。


事實上,萵苣在古代被視為「草藥」,認為有幫助睡眠以及壯陽的效果。現代以科學檢驗,

其成分似乎沒有辦法證實這兩個效用,但萵苣的抗氧化成分的確有助於心血管疾病以及降低膽固醇。

這些基本的成份有:高含量的鉀、beta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可知食用對身體是頗有助益的。

萵苣生食需當心食源性疾病

萵苣因其清脆的食味特色,人們常常以生食的方式處理。但是務必需要清洗乾淨,
不然直接生食除了大腸桿菌中毒的食源性疾病風險,

有時裡頭隱藏的蝸牛等軟體動物身上亦含有會寄生在腦部的住血線蟲。


 


 


春分食 楊桃

 

金黃色的楊桃,果實有五條稜脊,切開來呈現星星的形狀,
難怪英文稱它作「星星果」(starfruit)。小朋友們看到總是非常開心。


 

楊桃品種不少,果實表面纖細光滑帶著臘光,呈現綠色或是黃綠色,很怕撞傷,
是保存上略顯嬌貴的水果。不過這樣嬌貴的水果,
可是台灣當前出口大陸的五種主要水果:柚子、檳榔、芒果、楊桃、蓮霧之一,
是大陸消費者所至愛的台灣水果。


 

節氣春分,是一年之中台灣楊桃產量最多的時候,產區多集中在中、南部平地 。
種植面積1642公頃,產量約2萬6516公噸,面積以台南縣最多,苗栗縣次之,第三為彰化縣。
台南縣種植面積為648公頃,主要產區集中在楠西鄉,約543公頃,
品種以秤錘種、馬來西亞種及紅龍種居多,是一種全年都可生產的水果,
但以天涼時候生產的品質較佳。台灣楊桃中的聖品在苗栗卓蘭的白布帆,
以台灣本土酸種楊桃作砧木,接枝二林軟枝品種,長出的楊桃皮薄、汁水多,香氣濃郁又清新,產期只有短短數週,值得一試。


《本草綱目》中認為楊桃「果,主風熱,生津,止渴。」,楊桃不但水分多,
鮮食可口,更可以醃漬成蜜餞果飲食用。傳統涼飲楊桃湯,就是由醃漬鹹楊桃製成。
楊桃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一般人食用可代謝無礙,
但對腎病患者來說,可能期腎臟過濾能力無法將負荷,因此在食用上要格外注意。
除了高鉀,楊桃亦含有微量的草酸,也是腎臟病人食用食必須注意的。

 





法森活小編 關心您

caca
 

 

arrow
arrow

    lebonhertz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